在快速變化的金融世界裡,投資人總是希望找到可靠的方法來鎖定進場和出場的時機。乖離率作為技術分析的經典工具,能清楚顯示股價偏離移動平均線的幅度,因此深受交易者歡迎。不過,很多人無論是新手還是老鳥,都會對乖離率的參數該怎麼調才最有用感到迷惘。這篇文章會詳細解說乖離率的基礎知識、運算方法、各種週期的差別,還會分享個人化的調整建議,以及在熱門交易軟體上的操作步驟,幫助你建立自己的交易提示,擺脫跟風買賣的困擾。

乖離率是什麼?快速理解BIAS的核心概念與原理
乖離率是一種用來評估股價或指數與移動平均線之間距離的技術指標。它的基本想法是,當股價遠離平均線太多時,往往預示市場過熱或過冷,股價很可能會拉回平均線附近。
移動平均線捕捉了一定期間的平均價格水準,而乖離率則專注於股價對這個水準的偏移情況。如果乖離率是正數,股價就在平均線之上,顯示市場情緒偏向樂觀,可能過熱;如果是負數,股價在平均線之下,則顯示情緒偏向悲觀,可能過冷。透過這個指標,投資人能更輕鬆地察覺市場的極端狀態,從而找出可能的交易機會。舉例來說,在牛市初期,正乖離可能持續擴大,但一旦觸及極限,就值得留意修正風險。

乖離率的計算方式與公式解析
計算乖離率其實不複雜,最基本的公式是這樣:
乖離率 = (當日收盤價 – N日移動平均線) / N日移動平均線 × 100%
這裡的元素包括:
- 當日收盤價:就是當天股票或指數的結束價格。
- N日移動平均線:是前N天收盤價的平均數。N是你的選擇週期,常見選項有5日、10日、20日或60日。
比方說,計算5日乖離率時,假如某股票今天收在105元,前5天平均收盤價是100元,那麼結果就是 (105 – 100) / 100 × 100% = 5%。這意味股價比近期平均高出5%。如果收盤價掉到95元,同樣的平均線100元,則是 (95 – 100) / 100 × 100% = -5%,表示低了5%。

乖離率設定多少最合適?不同週期參數的意義與影響
乖離率的N值,也就是週期長度,直接影響它的解讀效果。不同設定捕捉到的是市場在各種時間框架下的超買或超賣訊息。常見週期有5日、10日、20日和60日,每種都適合不同類型的市場動態。
- 5日乖離率:追蹤股價與短期平均線的差距,對短暫波動特別敏感,適合想抓快進快出的短線玩家。
- 10日乖離率:平衡了短期的敏捷與中期的穩健,常用來偵測明確的短期轉折點。
- 20日乖離率:對應月線,展現中期情緒變化,適合波段操作或中線持有的投資人。
- 60日乖離率:連結季線,專注中長期趨勢的極端狀態,幫助長線投資者預測大方向的轉變。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比較,這裡有個表格,列出各週期在速度與穩定度上的對比:
| 乖離率週期 | 代表意義 | 反應速度 | 訊號穩定性 | 適用交易者 |
|---|---|---|---|---|
| 5日 | 短期波動 | 最快 | 較不穩定,雜訊多 | 短線交易者、當沖 |
| 10日 | 短期趨勢 | 適中 | 中等 | 短線、波段交易者 |
| 20日 | 中期趨勢 | 較慢 | 較穩定 | 中線交易者、波段 |
| 60日 | 中長期趨勢 | 最慢 | 最穩定 | 長線投資者 |
如何根據市場狀況選擇乖離率週期?
市場沒有萬靈丹般的乖離率設定,一切得視當下環境和你的操作風格來彈性變通。這正是決定乖離率參數的精髓。
- 趨勢行情(上漲或下跌):
強勢趨勢下,股價可能久久不回平均線,乖離率會卡在高位或低位,短週期容易誤觸警報。建議轉用長週期如20日或60日,濾掉噪音,更準確抓住趨勢延續或結束的徵兆。
- 盤整行情(區間震盪):
股價在區間內來回,頻繁碰觸平均線,這時短週期如5日或10日更管用,能及時捕捉邊緣的超買超賣,作為區間內的買賣參考。
- 高波動性市場:
波動大時,股價急升急跌,短週期訊號雖多但不穩。試著延長一點週期,或配上其他工具驗證,就能避開陷阱。
簡單說,先評估市場是趨勢還是盤整,再挑適合的週期。短線手偏好5日或10日,中長線則看20日或60日更有幫助。如Investopedia所提,乖離率的週期選擇很個人化,得依策略和市場特質調整。
乖離率判讀教學:正乖離、負乖離與買賣訊號
搞懂計算和設定後,重點來了:怎麼讀取這些數字,轉化成實際的買賣時機。
- 正乖離:
正值意味股價跑在平均線前面,數值越大偏移越嚴重,市場可能超買。這常被當作拉回風險的警示,考慮賣出的信號。
- 負乖離:
負值表示股價落後平均線,絕對值越大偏移越深,市場可能超賣。這往往暗示反彈機會,適合留意買入。
如何判斷乖離率的極端值?
極端值的門檻因股票、資產和環境而異,沒有固定數字。最好回顧歷史數據,看乖離率平常的範圍。當它突破過去高點或低點時,就可能是超買或超賣的關鍵時刻。比如,一檔股票的5日乖離率通常在-3%到3%遊走,衝到5%或-5%就值得注意。實際上,許多交易者會用過去一年的數據畫出上下界線,作為日常參考。
圖表範例:
(想像一張K線圖,底下疊加乖離率曲線。股價暴漲時,曲線向上竄升;暴跌時則向下觸底。圖上可標註正負區域,以及潛在反轉的臨界點。)
乖離率找買賣點的實戰應用與策略
乖離率不只看超買超賣,還能融入其他技巧,提高命中率。
- 乖離率背離:
這是偵測轉折的利器。股價刷新高但乖離率沒跟上,或新低但乖離率沒墜落,就形成背離。
- 頂背離(股價創新高,乖離率未創新高):上漲力道在衰退,可能轉跌,適合賣出。
- 底背離(股價創新低,乖離率未創新低):下跌力道減弱,可能轉漲,適合買入。
- 結合K線或其他簡單指標:
單用乖離率易出錯,建議配K線型態如吞沒或錘頭、量能變化或其他基本指標確認。比如,負乖離到極限,K線秀出底部反轉如旭日東昇,量能還放大,買入就更有把握。賣出也一樣,正乖離極端加頂部K線,就能加強信心。
實戰案例分析:
拿日線圖看某股票的5日乖離率,股價連漲帶到+8%歷史高檔,K線拉出長上影黑棒,量能爆衝。這組合超買加反轉,短線賣點明顯。反過來,股價連跌到-7%低點,K線現長下影紅棒,量能回溫,就可能是止跌訊號,短線買進的好時機。這些案例顯示,乖離率在實戰中多配工具,效果翻倍。
主流交易平台乖離率設定教學:三竹、投資先生、MT4/5圖文實測
理論歸理論,實戰中在軟體裡調好參數才算數。以下用台灣常見的三竹股市、投資先生App,以及國際的MT4/5當例子,步步教你怎麼設。雖然沒法秀即時畫面,但文字描述會很細,讓你輕鬆上手。
三竹股市 App 乖離率參數設定
三竹股市App是許多台灣券商的標準下單介面,設指標的流程大同小異。
- 進入個股技術分析圖:在App搜目標股票,進報價頁,點K線圖切全螢幕。
- 開啟指標設定:圖表工具列找「指標」、「設定」或齒輪圖示,點進去。
- 選擇乖離率 (BIAS):指標清單裡挑「乖離率」或BIAS,勾選開啟。
- 調整參數:預設常是5、10、20,你點數字改成想用的如5、10、20、60,確認就好。
- 完成設定:存檔後,乖離率線會出現在K線下方,不同週期可能用不同顏色。
小提醒:三竹App支援多線顯示,你可依需要選一條或多條,方便比較。
投資先生 App 乖離率參數設定
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App也很普及,操作跟三竹差不多。
- 進入個股技術分析:找股票,進技術圖表。
- 點選「技術指標」:圖表工具列點「技術指標」。
- 選擇乖離率:清單中選「乖離率 (BIAS)」,啟用它。
- 修改參數:點啟用指標,彈出編輯框,改週期如10日或20日。
- 儲存並顯示:確認改動,點存或確定,線條就更新了。
差異化考量:投資先生有時能調線色或粗細,幫你區分各週期線。
MT4/MT5 乖離率參數設定
MT4和MT5是外匯期貨圈的熱門平台,全球通用。
- 開啟圖表:平台上開目標貨幣或商品圖。
- 插入指標:菜單點「插入」,再選「指標」。
- 尋找乖離率:子選單可能在「趨勢」或「震盪」裡找BIAS,或類似MACD。但乖離率常基於移動平均觀察。若沒內建BIAS,可加移動平均自己看偏差。有些自訂庫有BIAS。若平台有「BIAS」或「Price Oscillator」,直接用。
- 設定參數:選指標後,視窗有「週期」選項,設N值如10或20。
- 調整樣式並確認:調顏色粗細,點OK,指標就現身圖下。
重要提示:MT4/5的乖離率名可能變,如Price Oscillator,或需自訂。下載時確認是測股價與平均線偏差的。
優化乖離率策略:結合其他技術指標提升準確性
乖離率很強,但不是全能鑰匙。單獨用在強趨勢時易誤判,股價可能黏高乖離不放,害你提早離場。配上其他指標,就能強化訊號,少踩雷。
建議搭配的指標:
- KDJ (隨機指標):KDJ抓超買超賣和勢頭,J線比乖離率靈敏。若兩者都秀高檔或低檔鈍化,反轉機率up。
- MACD (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追趨勢動能。乖離率訊號時,若MACD柱子轉弱或交叉金死叉,確認度高。比如超賣加MACD金叉,買進更穩。
- RSI (相對強弱指標):RSI也量超買超賣,但視角不同。兩者同聲超買超賣,或都背離,反轉機會大。
- 成交量:量是基礎。指標訊號加量配合,可靠度爆表。如負乖離極端量放大股價反彈,買點鐵定。
組合指標的實際應用範例:
看一檔股票20日乖離率掉到-5%超賣,同時:
- KDJ的K和D在20下金叉,J向上彎。
- MACD的DIF從下穿DEM成金叉。
- RSI從30破向上。
- K線長下影,量比前放大。
多指標齊發買訊,比單用乖離率準多了。這多確認法濾假訊,提高勝率。如StockFeel 股感討論,多指標合用是關鍵。
乖離率的優缺點與使用限制:新手投資人必看
認識乖離率的強弱,才能善用它,避免常見坑。
優點:
- 直觀易懂:數字和曲線直白秀偏移,超好抓。
- 反應超買超賣:及時警報極端,為轉折打預防針。
- 輔助判斷買賣點:極值和背離幫找進出時機。
- 適用性廣:股票、期貨、外匯、加密貨幣都行。
缺點與限制:
- 趨勢行情失效:強漲跌時,高低乖離黏久,訊號亂發,害早賣早買。
- 訊號延遲:基於平均線,本就有滯後,乖離率也跟著慢半拍。
- 假訊號頻繁:短週期在亂市雜訊多,易錯判。
- 沒有絕對標準:極值因股和市而異,得靠經驗摸索。
- 無法判斷趨勢強度:只看偏移,不測趨勢力道或持久。
避免過度依賴的建議:
把乖離率當輔助,不是老大。總要混K線、量、基本面綜合看。依市調週期,設停損停盈,才保險。單靠一招,易忽略大局,虧錢不意外。詳見MoneyDJ 財經百科的乖離率應用指南,補充全面觀。
FAQ – 乖離率設定常見問題
乖離率設定多少才算「正常」?
乖離率的「正常」範圍並無絕對標準,它會因不同的股票、資產類別、市場環境及所選週期而異。一般而言,您可以透過觀察該資產過去的乖離率波動區間來判斷其「正常」範圍。當乖離率超出這個歷史區間時,就可能意味著超買或超賣。
我該如何根據我的交易習慣(短線/長線)來設定乖離率週期?
- 短線交易者(如當沖、隔日沖):建議使用較短的週期,如5日或10日乖離率,以捕捉快速的市場波動和短期反轉訊號。
- 中長線交易者(如波段、價值投資):建議使用較長的週期,如20日或60日乖離率,以過濾短期雜訊,判斷中長期趨勢的超買超賣情況。
最重要的是,選擇一個您最熟悉且符合您交易頻率的週期。
三竹、投資先生等手機App上的乖離率參數該如何調整?
通常您需要進入個股的「技術分析圖」頁面,然後尋找「指標設定」或「齒輪」圖示的按鈕。點擊後,在指標列表中選擇「乖離率(BIAS)」,即可修改其預設的週期參數(N值)。具體操作介面可能略有不同,但大體流程相似。
乖離率設定10和20有什麼具體的應用差異?
- 10日乖離率:反應速度較快,能較早捕捉到短期趨勢的超買超賣,適合短線和波段操作者。
- 20日乖離率:反應速度較慢,但訊號相對穩定,能反映中期趨勢的超買超賣,適合中線操作者判斷波段高低點。
兩者可同時使用,10日乖離率提供快速預警,20日乖離率提供趨勢確認。
乖離率過高或過低時,代表什麼樣的買賣訊號?
- 乖離率過高(正乖離極值):通常代表股價處於「超買」狀態,漲勢過猛,有回檔修正的風險,是潛在的賣出訊號。
- 乖離率過低(負乖離極值):通常代表股價處於「超賣」狀態,跌勢過猛,有反彈上漲的潛力,是潛在的買入訊號。
這些訊號需搭配其他指標和K線形態進行確認。
乖離率是不是唯一的判斷指標?我應該搭配什麼其他指標?
乖離率不應是唯一的判斷指標。它是一個有效的輔助工具,但單獨使用容易產生假訊號。建議搭配KDJ、MACD、RSI等震盪指標來相互驗證,並結合K線形態、成交量來提升判斷的準確性。多指標交叉確認能有效過濾雜訊。
為什麼我設定的乖離率在某些時候會失效?
乖離率在強勢的趨勢行情中容易失效。在快速上漲或下跌的趨勢中,股價可能長時間維持高乖離或低乖離,導致乖離率頻繁發出超買/超賣訊號,但股價仍繼續朝原方向發展。此時,應考慮使用趨勢型指標(如MACD、移動平均線本身)來判斷趨勢,或調整乖離率週期。
乖離率設定對於股票和加密貨幣的建議有何不同?
儘管計算方式相同,但由於加密貨幣市場的波動性通常遠高於傳統股票市場,其乖離率的極端值可能會更大、更頻繁。在設定週期時,加密貨幣交易者可能需要更靈活地調整,或使用相對短的週期來捕捉其快速變化,並務必搭配嚴格的風險管理。
如何避免因為乖離率訊號而過度交易?
- 拉長週期:使用較長週期的乖離率,可以減少訊號頻率,降低過度交易的風險。
- 多指標驗證:只在多個指標同步發出訊號時才進行交易,避免單一指標的假訊號。
- 設定交易計畫:在交易前明確規劃買賣點、止損點和止盈點,不隨意追逐乖離率的瞬時變化。
- 結合趨勢判斷:在趨勢不明顯或與乖離率訊號矛盾時,寧可觀望。
乖離率的正負數值代表什麼意思,如何解讀?
- 正數值(正乖離):表示當前股價高於其移動平均線。數值越大,表示股價偏離均線的程度越高,市場越處於超買狀態。
- 負數值(負乖離):表示當前股價低於其移動平均線。數值越小(負值越大),表示股價偏離均線的程度越低,市場越處於超賣狀態。
解讀時需結合數值的絕對大小和歷史區間來判斷是否達到極端值。
